最高法院出台解释明确四种上下班途中工伤情形
近年来,工伤赔偿一直是劳资双方发生纠纷的重点领域,加之当前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大量使用,将原本简单的劳资关系“复杂化”,更易在工人发生工伤后出现“扯皮”和纠纷。据有关机构统计,近年来工伤保险行政案件数量位居各类行政案件前列。工伤保险行政案件涉及到职工的切身利益, 直接影响社会稳定。相关行政案件审判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,解决纠纷的难度日益增大。针对这一广受社会关注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20日通报了将于今年9月1日施行的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》(以下简称《规定》)的有关情况。这份《规定》细化了工伤认定中的“工作原因、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”、“因工外出期间”以及“上下班途中”等问题,明确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工伤的四种情形。其中,职工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、父母、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的,亦可认定为工伤。
针对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,《规定》第六条规定: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情形为“上下班途中”的,人民法院应予支持:(一)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、经常居住地、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;(二)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、父母、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;(三)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,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;(四)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。
针对条款中的“合理时间”和“合理路线”,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庭长赵大光表示,合理时间可以说比较宽泛,具体来讲就是应当具有正当性。上下班有一个时间区域,可能早一点,可能晚一点,比如下了班以后,还要加一会儿班,或者是等交通的高峰时段过了之后再回家,这些都属于合理时间。对于“合理路线”的范围,赵大光举例称,“比如下班的途中需要到菜市场买一点菜,然后再回家,而且是顺路也应该包括在合理范围之内。
想要了解更多、更全社保、工伤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资讯,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:【jhbmrl】!
页:
[1]